今天是:

同心抗疫,审计处在行动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2-10-10浏览次数:76


本轮疫情发生以来,贵州大学审计处严格贯彻落实省、市、区和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要求,制定《贵州大学审计处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方案》,在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,鼓励全体党员干部不惧困难,积极投入抗疫一线;号召全体职工创新工作方式,全力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。大家同心抗疫、共克时艰,谱写了一首首感人的抗疫之歌。

冲锋一线,“疫”不容辞

审计处龙刚同志所在的社区,是此次疫情管控的重点区域,具有密集复杂、人员众多的特点,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志愿服务工作任务量大、风险性高。疫情发生后久,他和妻子不顾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,积极响应号召冲锋一线,就地转化为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,起早贪黑为其所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。物资保供、核酸检测、组织协调、需求调查、取物送物……这些工作成了他们夫妻二人近期生活的主要内容。

按照所在社区的防控政策,核酸和抗原实行的是上门检测,而且所在社区楼栋高达44层,每层6户,需要志愿者们早早出发,一层一层的爬楼完成各项检测工作。龙刚同志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干就是四、五个小时,一项工作下来早已是汗流浃背、疲惫不堪。“之前还是断断续续的,从14日起连续七、八天都是凌晨四点多就起来,一直做到十点。年纪大了不服老不行啊,回来都是先洗洗然后再睡一觉。”龙刚同志向大伙笑着说道,但是说笑过后,稍作休整的他,又继续充满斗志地投入到新的“战斗”当中。谢谢啦,不能老是你们一家人!”夫妻二人前线忙碌的身影感动着社区的居民,而他却说:“我作为一名党员,在大疫大灾面前,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很自然的事情,倒是一些非党员志愿者,积极投身到抗疫一线中让我非常感动!”在志愿者们的团结一致下,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周到细致,有效地保障了社区居民的疫期生活需求,让原本“寒冷”的疫期变得温暖如春……


卢健同志是审计处一名老党员、老审计工作者,今年53岁的她还有一年多便即将退休。但她没有选择懈怠和放松,在工作岗位上,她勇担重任、兢兢业业,是审计后辈们尊敬的“老师”和“大姐”;在抗疫战线上,她勇于当先,在爱人坚守岗位投身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下,不顾个人身体状况和年龄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小区的志愿者队伍中。报名时,有人劝她:“都快退休了,让年轻人干吧。”她却说:“如果组织需要,我愿意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做一点。”凌晨核酸、值守楼栋、发放物品……她的背影一直活跃在志愿者队伍中,以长年在审计工作中形成的严谨细致的作风,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。志愿工作结束到家,作为综合审计科科长的她,顾不上休息,便及时查收公文系统的各项通知,做好上传下达工作。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的崇高奉献精神,为年轻后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形象!


王玉老师是审计处的新成员,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她,却在这场突如奇来的疫情中毫不犹豫化身为勇敢坚强的大白。

作为社区志愿服务者中的一员,她亲切、热情,面对年幼的小朋友和行动不便的老人,总是给予更友善、周到的关爱;她吃苦耐劳、任劳任怨,在疫情严重时期,连续几天凌晨四点左右开展核酸检测工作,不顾安危地引导分流、维持秩序;她严谨踏实,在日常防控工作中,无论是值守楼栋还是测量体温,她都坚守岗位、认真防守;她耐心细致,不管是发放抗原还是统计数据,她都一丝不苟、认真负责。

作为医生丈夫的妻子,她包容和支持。每天的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,还来不及休息便要立即投身到家庭的“后勤保障”之中;作为女儿和媳妇儿,她孝顺懂事,每天都要关心问候隔离在其他区域的父母长辈……

人生的角色有很多,我们从王玉老师的身上看到了一个现代女性的多面性,只要拥有爱和勇气,无论扮演何种角色,我们都能绽放精彩!

居家办公,毫不懈怠

在全力配合疫情管控的同时,审计处全体职工积极创新,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居家办公,认真履行工作职责,有条不紊地推进工程审计、经济责任审计、专项审计、建章立制等各项工作,力争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工作目标。

互爱互助,共克时艰

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筑牢思想防线,审计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线上活动:党支部组织开展了线上主题党日活动,毫不动摇、持续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培训工作,引导党员在防控攻坚战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;组织开展了“欢庆双节、共克时艰”线上联欢会,通过轻松有趣的智力答题活动,有效舒缓全体职工的心理压力,进一步凝心聚力;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做好日常防控管理的同时,积极了解职工困难,互爱互助,营造了轻松、团结、友爱的抗疫氛围。

我们坚信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,只要我们“疫”起坚守,这温暖与力量终将突破疫情的桎梏,迎来自由美好的春天!





编辑:卢健

责编:杨晓梅

编审:龙刚

联系我们
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
邮编:550025
电话:0851-83622856
Email: ao@gzu.edu.cn